• 首页
  • 最新动态
  • 传承工作室简介
  • 张义明及继承人简介
  • 张义明传承之路
  • 学术思想
  • 典型医案
  • 科学研究
  • 影像资料
  • 图片
  • 在线咨询
  • 学术经验整理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思想 > 学术经验整理
    阴阳学说渊源析疑
    发布时间:2018/8/11 11:21:04 浏览数:

      阴阳学说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启萌,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基本骨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思想与长期的医疗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学说。

      由于阴阳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对其渊源问题说法不一,不论是社会科学领域,还是中医医学界,历来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周易》,即八卦。故讲阴阳必言八卦,提八卦必及阴阳。这正如近年来庞朴教授所指出的:“……在整个中国学术史中,阴阳与八卦,历来都被相信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说阴阳就是说八卦之理,言八卦就是讲阴阳之象,二者岂止一源,干脆原是异名同谓之一体。这一点已经成了一个传统信念”。这种传统信念在中医学术界更加根深蒂固。例如在近年来的中医教科书中均谓:“阴阳学说是殷周时期的哲学思想,渊源于《周易))”,“《周易》讲阴阳,《洪范》讲五行”,“《周易》、 《洪范》记载了我国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等。然而,深入地考究一下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史,特别是从近年来我国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则不难看出这种传统观念不仅错误地结论了阴阳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而且混淆了阴阳与八卦及古代其他占卜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则试图对阴阳概念、阴阳学说、及中医阴阳学说的源头问题,并就阴阳与八卦的关系述以刍见,以求同道赐正。

      阴阳二字,起源甚早。甲古文已见到阳字,金文又有阴阳连用,如《 佰子 》铭曰:“ 佰子 父,作其征 。其阴其阳,以征以行”(《商周金文录遗》)《敔殷))铭曰:“南淮夷迁殳,内伐 昴、参泉、裕敏,阴阳洛”。(《双剑多吉金文选》)又《吕氏春秋·重己篇》说:“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说文》曰:“阴,闇也,”“阳,高明也,水之北,山之南也”。可见阴阳在早期的人类观念中,只不过代表自然界中正和反两个方面的现象而已。乃至《诗经》中的“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大雅·公刘》)也都是简单地保持造字时的原始意义,即“阳”为日光洒射,“阴”为洒射之否定。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深奥之义。

      在中国奴隶社会后期,即西周初期,人们已开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如“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旁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天长日久,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上升为理性知识,即抽象的概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人类生活影响较大的莫过于昼夜、寒暑等自然现象,常见到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水火、男女等。因此阴阳的概念也就是在这些直观对立现象的基础上产生的。

      大概从西周末年以后,阴阳开始被想象为“气”,与风雨晦明一起被认为是天之“六气”,开始用阴阳来解释自然界某些现象的变化规律。据《国语·周语》记载,公元前780年发生大地震就记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佰阳父曰。周将亡也!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

      《国语·越语下》也有关于阴阳的记载。如“是故聚不 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无所葬……故天无伏阴,地无散阳……”

      《国语·越语》还记载了范蠡论阴阳之事。如“范蠡曰……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左传》中也有关于阴阳的记载。如“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吉凶焉在?’对曰:‘今兹鲁多大丧,明年齐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退而告人曰:‘君失问,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左传·喜公十六年》

      当然,象这样对地震、日食、水早、风雹等都用阴阳来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未免笼统,但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说,用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去捕捉自然界某些事物的内在矛盾,并把宇宙间的一切,视为有机的统一整体,这应该说是阴阳概念的一次飞跃。值此,阴阳再也不是停留在直观概念的境地,而开始步入含有对立统一思想的朴素哲学范畴。这就是阴阳学说形成的初期阶段。

      从战国时代,阴阳的含义逐步深化。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予·四十二章》)。这里老子已明确指出,万物都有阴阳,阴阳则是万物之和。所以,这个时代的阴阳概念,而也不是单纯地说明日光的向背,以及六气之类的意义。“它已经成了一种属性,一种原力,一种使万物得以成为‘物’,而又分为万物的根源。”(《阴阳五行探源》)《老子》所谓的“道”,即含有物质实体,又有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意思。如《淮南子》说:“夫道者,复天载地……禀受无形,源流泉浡,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这段话可以作为《老子》道“有物混成”的注解。所谓一、二、三,可以为是三种气。一可以称为冲气,二、三是指阴阳二气,在先秦是指多数的意思。二生三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产生出来了。冲气是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未分化时的气,与道差不多,所以又叫做“一”。

      到战国中叶,由于阶级矛盾的激烈,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的子思,集前人关于阴阳思想的精华,倡导了阴阳学说,成为我国历史上阴阳家的创始人。

      据上所述,阴阳作为简单的直观概念,最早见之于奴隶社会后期,即西周初期,约为公元前1060年左右。从直观概念上升为哲理,最早见之于《国语》,约为公元前700~500年左右。到战国中叶,才是阴阳学说真正形成之时。可见那种认为阴阳学说渊源于《周易》的传统认识,是与历史不相符的。《易经》不存在明确的阴阳观念,“《易经》以道阴阳”只是战国时人对《易经》的看法,两汉后所兴起易学的阴阳观更是《易传》阴阳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易》的阴阳论内涵从根本上说是由《易传》赋予的。《易经》中有“一、- -”两种组成卦画的基本表示符号,它们多少反映了两种相反势力的排斥与联结,至多可以说其中隐含了发展为阴阳观念的可能性,但这并不就是阴阳观念;以“阳爻”,“阴爻”分别称谓这两种符号,所谓。“阳”也、“阴”也,只不过是阴阳观念已成为《周易》的基本观念后才作出的称谓。阴阳观念在我国发现确乎较早,论阴阳者多要上溯到原始时代曾盛行过的生殖崇拜现象、日月神话。从考古发掘的为数不少的壁画,器物上所刻有的某些图纹、原始文字以及有关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原始时代确发生过崇拜生殖的现象,产生过日月神话,这对后期阴阳观念的产生也的确会发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以人的两性及其和合生衍来推类认识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更应当说是原始人类的基本观念,这也是萌发更为一般化、普遍化、具有相当程度抽象意味的阴阳观念的肥沃土壤;但这仍并不就是阴阳观念;人类认识的范围、思维的水平(智力的程度),当时尚不足以概括出像阴阳这样一种一般性的观念,引发观念的原型并不就是观念本身;遽以“一、- -”为生殖崇拜的孑遗或阴阳之符、甚断《易经》的基本观念即阴阳观念,这是不足取的。

      关于阴阳与八卦问题

      “五行、八卦、阴阳,本是三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分别起源于三种不同的占卜方法:钻龟、陈卦、枚占”(《阴阳五行探源》)。《礼记·表记》载:“殷人遵神,率民以事神”,在殷周时期,人们唯一所信仰的就是神,任何行动都必须遵照神灵的旨意,因而他们似乎无事不卜,且占卜方式不一。《易》之八卦就是当时所流行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卜卦,有人称为易卦。不过这个初期的易卦开始是什么样子?前人说法不一,但多数人则倾向于“伏羲画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认为原始的易卦就像后来这个样子,由“—”和“- -”错综组成。因而阴阳的概念一开始便蕴含于八卦、乃至太极与无极之中。其实事情大谬不然,前人就有对此提出质疑的,如粱启超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例举了《诗》、《书》、《易》三经所含阴阳字样之句说: “最奇者,《易经》一书及《庄子》所谓《易》以阴阳者,卦辞、爻辞中仅有此‘中孚九二’之一条单举一阴字,《彖》《象》两传中,刚柔、内外、上下、大小等对待名词,几于无卦不有,独阴阳二字,仅于此两卦各一见、可谓大奇”。李镜池在《易传思想的历史发展》中说:“《易》以道阴阳,当是在阴阳说流行之时,即战国中晚期之间为易学家所采用的。……春秋时的易筮,还没有用阴阳来说解的”。后来周原卜甲的出土进一步证明,易象本为六峜,并无阴阳。这正如庞朴教授最近指出的:“虽然我们也永远无法证实,这六峜在筮史的脑袋中,是否将换算成— - -符号;但它们终究未在成卦时表示出来的事实,已足以说明,原始的八卦并不着意于,也难以启发出阴阳、刚柔等对立思想,它另有自己的意蕴”(《阴阳五行探源》)。这个意蕴是什么?当然只能从六数重叠的现象小去寻找。早在宋代,麻城发现了六件铜器,其一被称作为方鼎的铭文末尾有 二字(见《啸堂集古录》卷上),宋人释为“赫”字,后来类似的奇字出土的多了,如中旅父鼎有 (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三),后在丰稿、周原等地先后发现类似符号刻在卜骨卜甲上已达六十二个之多(见《试析周初青铜器铭中的易卦》)。郭沫若三十年代以这些符号为“族徽”(《西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唐兰在五十年代认为“是一种已经遗失的中国古代文字”(《考古学报》1957年笫二期),张政良在七十年代证明为周初易卦。看来张先生的解释比较令人相信。原来那些符号,本来就是一些数目的重叠。如 即代表“七八六六六六”, 代表“八七六六六六” 代表“七五八”。三个数的就是易卦的所谓“单卦”,六个数的谓之“重卦”(详见《试析周初青铜器铭中的易卦》)。以文献记载来印证这种符号的名字或许叫做“六峜”,后称之为“六爻”。六爻将自己的奇偶数简化为— - -,因而定型为六十四卦。但是最初的六爻是以三数为重叠,六峜或六爻则有两个上中下,这叫做卦位。现在我们从《易经》上见到的卦爻,— - -是表示它们本是奇数和偶数的代号,单—和- -是否含有阴阳的意义,这在《周易》中无从查找。郭沫若同志曾对此作过考证指出:“八卦的根底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余遗,画“—”以象男根,分为二以象女阴。”《易·系辞下》在谈及六爻的功用时指出:“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即二、五两爻在多半情况下是吉利的,而三、四两爻多半不吉利。从卦位上说,二、五两爻分居下卦与上卦之中,称中爻,三、四两爻分别为下卦的上爻和上卦的下爻。二、五所以多誉功,三、四所以多惧凶,中爻所以有辨是非,是因为在编纂者的思想里认定凡事以处中为吉,而中间者的状态,又足以代表全体面貌之故。可见这样的寄形于三数重迭中的尚中思想,才是《周易》的根本思想。这种尚小思想在六十四卦爻辞中也称“中行”。

      由此可见,八卦的思想内核是尚中,与阴阳观念是丝毫无涉的。

      “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史记·自序》),龟卜起于殷商,导致东方五行文化。上已述及八卦即陈卦的尚中思想导致西方文化。而当时已处于大国的楚与吴越,即南方各族,是用什么法术与神灵交通的呢?司马迁说过:“蛮夷氏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史记·龟策列传》)。西汉人赵煜选《吴越春秋》已有宫廷以六壬决疑的线索。《左传》哀公十七年载:“秋七月(楚惠)王与叶公(子高)枚卜,良以为令尹”。这就是当时的一类占筮方法,即“枚卜”。枚卜何谓?杜预注曰:“不斥言所卜以令龟”。同时在马国翰辑的《归藏》中,也有不少枚卜的记录,如“昔夏后启筮,乘飞龙而登天,而枚占于臬陶。陶曰:吉。”此外,《初学记》、《太平御览》也有枚占故事三条。这些材料足可证明,枚占应是一种特殊的贞占方法。“枚为之物,或指树干”(《诗·早麓》施于条枚),或指马鞭(《左传》)襄公十八年:以枚数阖)。《说文》:“枚,干也。可为杖”。均系“干”的引申义。

      梁人宋懔《荆楚岁时记》亦谓:“秋社,拟教于神,以占卜岁丰俭。”(注曰:教以桐为之,形如小蛤。言数,教令也,其掷法以半俯半仰为吉者也。)所谓半俯半仰,也即一俯一仰。枚卜流行楚地,以一俯一仰为圣茭,这就使人很自然联想到楚人老子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联想到阴阳思想和它的最先倡导者道家。道家的阴阳哲学在《楚辞》中以诗的语言出现,如:“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天问》)。这就是阴阳化万物的思想。而“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天运》)如出一辙。至于“一阴一阳兮”也可以说就是枚卜所念念有词投空掷地以求的一俯一仰的圣茭。

      因此,由枚卜而引申出阴阳,值此足以窥见一斑了。

      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系辞》),从思想深度来看,似乎比《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更进一步。但这一思想不仅为《易经》本文所没有,也是《易传》之外的一切儒家经典所阙罕,因此,《易传》的阴阳思想是外加予《易》的,而并非《易》中所固有。

      中医阴阳学说的形成及特点

      中医阴阳学说应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它是哲学阴阳学说向自然科学渗透的产物。

      早在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和就开始用阴阳概念阐明气候变化与人体疾病发生的关系,如“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到战国中叶,作为社会哲学的阴阳学说已经形成,而当时漫长的医疗实践,又是阴阳学说向医学渗透的重要条件。正是这种阴阳学说的哲理一经渗透到祖国医学领域中,便与医疗实践的具体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黄帝内经》实际上就是运用古代哲学思想,对人体结构、生理、病理、疾病防治,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互联系,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里“天地之道”的“道”字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老子》道的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运用。《内经》中关于阴阳的理论继承了哲学阴阳学说的基本意义,如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升降离合、阴阳的胜复消长、阴阳的互根等等。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如下四条:

      第一,阴阳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们借以人事客观事物的法则。前者叫做“天地之道”,后者称为“神明之府”。

      第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不可缺少的性质,没有它,事物就不能存在,就不可想象。阴阳就是事物的特性(属性),如自然界的天和地、日和月、昼和夜、水与火、寒与热……人体的脏与腑、气与血、表与里、男与女等等,千差万别的一切事物,皆可按其特性,加以层层分析,并归纳于阴阳系统之中。这就是所谓“万物之纲纪”。

      第三,物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变化时物质最基本的特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在中医学里就是用阴阳来表述的,如“阳化气,阴成形”,“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阴则阳、重阳则阴”等等。所以,阴阳有“变化之父母”之称。

      第四,有运动变化,就会有盛衰生灭。在“生”和“盛”的同时,就包含着“衰”和“灭”的因素。所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就是这个意思。以生命来说,它总是和它的必然结果,即始终作为种子存在于生命中的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事物的盛与衰、成与败的相互倚伏及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比如昼夜变化、时令变迁,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节律等等,无一不是被当作“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过程来表述的。所以“生杀之本始”,也是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

      关于三阴三阳问题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阴阳学说不断增添了新的内容。例如当古人发现人体脏腑经络同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有着更为复杂联系的时候,那种阴阳各分老少的方法,就满足不了理论上的需要,一些勇于创新的医家,突破了旧框框的束缚,提出了“阳明”和“厥阴”两个新名词。原来的二阴二阳就变成了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的理论,不仅成为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医阴阳学说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它使中医学的理论更加具体化系统化,更进一步显示出中医阴阳学说越来越趋向于自然科学的特点。从本质上讲它同哲学阴阳学说已不是一个东西。哲学中的阴阳学说是整个宇宙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运动规律的概括,而中医阴阳学说能反映的只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各种物质的属性和某些客观规律,以及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形式。尽管阴阳范围也包罗万象,但在无限的宇宙中,毕竟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矛盾形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三阴三阳在《内经》时代已经形成并开始应用于医学理论的构建。三阴三阳的基本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六经三阴三阳。《灵枢·经脉》中的“六经”完全采用了三阴三阳的框架,六经的三阴三阳的排序和对应关系与六时三阴三阳发生了重大变化,三阴经的排列顺序厥阴排到了少阴之前。《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为天之常数。足太阳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2.生理三阴三阳。《素问·阴阳离合论》说:“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开阖枢是三阴三阳在人体的生理功能。生理的三阴三阳排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太阳主开,厥阴主阖,一开一阖,主司表部功能;阳明为阖,太阴为开,一开一阖主司里部功能;少阳为二阳之枢,少阴为二阴之枢,主司半表半里部的功能。三阴三阳分之为三;合之为一,周而复始,循环无端。

      3.病理三阴三阳。《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是对外感热病的病位、病性、病时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把病证分为六大类:病发于表,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太阳,病证为脉浮、头项强病而恶寒者称作太阳证;病发于枢,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少阳,病证为口苦、咽干、目眩、胸中热烦、发热或往来寒热者称为少阳证;病发于里,病性属阳,病势为热为实,病时为阳明,病证为胃家实,大便难、日晡所发潮热、自汗出者称为阳明证;病发于里,病性属阴,病时为太阴,病势为寒为虚,病证为腹满而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称为太阴证;病发于枢,病性属阴,病时为少阴,病证为心动悸、短气、脉微细,但欲寐者称为少阴证;病发于表,病性属阴,病时为厥阴,病证为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肢节疼痛者称为厥阴证

      4.运气三阴三阳。三阴三阳与五运与六气的结合形成了运气学说,《素问·天元纪大论》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三阴三阳也。”运气学说把三阴三阳分作一二三。《素问·阴阳类论》说:“一阴厥阴也,厥犹尽也。”其排序及其对应关系为,一阳少阳,二阳阴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内经》中除七篇大论专门讲运气的内容外,其它许多篇章也是按运气三阴三阳论述的,如《素问·热论》、《素问·厥论》、《素问·经脉别论》、《素问·阴阳类论》等。

      5.脉诊三阴三阳。《素问·阴阳别论》说:“三阳在头、三阴在手。”《灵柩·四时气》说:“气口候阴,人迎候阳。”阳主外、阴主内,故《灵柩·禁服》说:“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其诊脉方法,《素问·六节藏象论》讲述得非常清楚:“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在三阴三阳之外补充了格阳、关阴。《灵枢·终始》所论更为详细具体,把手足十二经脉尽为列出,其排序为:少阳、太阳、阳明、厥阴、少阴、太阴。《内经》许多篇幅三阴三阳的内容讲的是人迎、寸口的脉诊法。如《素问·四时刺逆论》、《素问·腹中论》、《灵枢·终结》等。

      生理的三阴三阳,其排序及其对应关系和六时阴阳是相同的,其一脉相承,源渊流长,至今仍有效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辨证用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必须加以发掘提高。

      近代医家往往把一分为二和一分为三混为一谈,过分强调了阴阳学说,忽略了一分为三的时空观念。另外,把《内经》的针灸经络体系和《伤寒论》的汤方辨证体系的基础理论三阴三阳变成了简单而具体的手足六经,从而失去了其对中医的指导意义。

      从以上史料证明,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启萌思想的阴阳学说,是在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思想文化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早在奴隶社会后期,就出现了阴阳简单的直观概念。大约经历五六百年之后,才在《国语》中最早使阴阳的概念包含了部分哲理思想。到战国中叶,由于老子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使阴阳的哲学思想更加充实和完备。因此,那种认为阴阳学说起源于《周易》的传统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据上古史料证明,八卦本为殷周时期所流行的一种较简易的占卜方法,人们把它称之为“易卦”或“陈卦”,在春秋以前又称为《周易》。在原始的“易卦”中既无阴阳字样可见,又无阴阳的思想内容,而把阴阳的渊源归于《周易))岂不谬哉!在殷周时期的占筮方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即龟卜、陈卦和枚卜。龟卜导致五行思想,陈卦导致尚中思想,而真正与阴阳有联系的主要是枚卜。可见八卦的主要思想内核是尚中而不是阴阳。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则是战国时期一些儒家学派在解释《易》时所外加于《易》的,并非《易》中所固有。

      中医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向医学科学发展的产物,虽然它还保留其阴阳化生万物及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但毕竟已与具体医学交织在一起,而变为自然科学

      的范围。因此两种阴阳学说已有本质的区别。“阴阳学说渊源析疑”曾发表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7 11(4) 36),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而成。

      (张义明)

      参考文献

      ① 庞朴·阴阳五行探究 中国社会科学 1984;(3)

      ② 中医各家学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材)1980

      ③ 《中国医学史》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教材) 1980

      ④ 梁启超·古史辨第五册

      ⑤ 李镜池·周易探源

      ⑥ 郭沫若·周易时的社会生活

      ⑦ 左传·昭公元年

    上一篇:脏腑定位辨证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山东省卫计委 | 山东中医药网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枣庄市卫计委 | 滕州市卫计局 | 滕州市中医医院 |
    Copyright 2018 © 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张义明传承工作室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滕州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