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主张“久病多瘀”,叶天士明确提出了“久病入络”的学术思想,笔者根据祖国医学关于脏腑经络气血及气机升降运动的生理病理特点,特别是瘀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诊疗体会,以及现代科学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瘀病的时间还应更早,或应称为“即病多瘀”,本文从瘀病的基础理论依据、临床治疗依据、现代科学研究相关成果依据,进行了初步探讨。
瘀病是指气血火食湿痰等六因引起的气机升降失常,血液运行不畅,脏腑经络瘀滞病症的总称。其范围基本涵盖了郁证、瘀证、络病、痰瘀、血瘀、火郁,故称六瘀,以及现代医学的郁血等内容,然六瘀的基本病机均离不开血瘀。可见祖国医学的瘀病与现代医学的郁血有明显的区别,现代医学中的郁血是指局部静脉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如肝肺郁血。而祖国医学对于瘀病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凡系由于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水液代谢障碍,脏腑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停滞瘀结,离经脉的内外出血,血液的污秽不洁代谢产物的潴留,体内的肿物、炎症、肌肉皮肤等各种组织的增生变性等,均属于瘀病的范围。历代医家多主张“久病多瘀”,叶天士明确提出了“久病入络”的思想;近代翁维良[1]等提出了“百病多瘀”的思想。张义明[2]根据祖国医学关于脏腑经络气血及气机升降运动的生理病理特点,特别是大量的瘀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和治疗体会,以及现代科学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瘀病的时间还应更早,或应称为“即病多瘀”,下面试从理论渊源、临床诊断体会及近代科学相关研究初探如下。
一 理论依据
祖国医学对于“即病多瘀”的认识由来已久,甘肃汉墓出土的一批医简,其中一个医简的处方为:干当归、芎䓖、牡丹皮、漏芦及mang(为贝母之别称)。此方活血养血加贝母化瘀散结,是治疗痰阻血瘀的典型方子。《内经》中的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实际上也是治疗瘀血瘀滞的先例。《素问·调经论》早就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灵枢·脉度》“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也。”东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立“瘀血”之病名,病创立十余个活血化瘀的方子,为外感热病的活血化瘀理论和治则启开了先河。朱丹溪在总结大量临床瘀病的症状表现和治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痰加瘀血,遂成窠囊”之说。《丹溪心法·六郁五十二》中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
清代叶天士首创“络病”学说,指出“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也。”王清任治病强调气血为主,创立活血逐瘀方33首。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进一步指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等,均为中医的瘀病学说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祖国医学的精髓则是天人相应的整体恒动观。中医重视自然界五运六气周而复始的恒动式运转,重视人体气血、津液的恒动运行,气停不行则气滞,津停不行则瘀阻,血停不行则血瘀,说明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人类的健康,必须“骨正筋荣,气血以流,腠理以密。”《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而维持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依靠三个环节:一是物质基础;二是运行动力;三是运行通道。物质基础主要指气血津液,统称为真气,又称为经气。《素问·刺节真邪论》曰“真气者,经气也”。气在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即有物质基础的概念,又是推动气血津液运行的主要动力源泉,故推动气血运行的动力是为气。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则是经脉,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络系统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正常发挥。因此可见,人体生命气机运行的根本主要还在气。《内经》中血多篇章均论述了气为宇宙和万物生长的本源。如《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多种自然现象和人的生理病理均可从气的升降运动中找到答案。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本呼天者,天之气也,本呼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因此气又能生血,又能行血,为血之帅。《普济方·方脉总论》说“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则不行”。而人的生命在于运动,中医称为气机的升降运动,升降出入是人体生理活动以及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的基本形式,也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功能的体现。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升己而降,降者谓天,降己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位为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又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如升降运动停滞,则人的生命也将终结。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可见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升降运动应保持正常运行。由于各种病因的干扰,人体的升降运动一旦出现障碍和失常,就会发生疾病,其基本病机就会出现瘀。或气郁或痰瘀,或火郁或血瘀,且气血痰湿很难截然分开,所以一旦气机的升降运动失常,实际上瘀即已经形了。前人之所以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多瘀”,只是在某种疾病或某种疾病阶段的初期,一些病症还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还不能被早期发现而已,但从气机升降运动的生理病理分析,一旦升降失常,很多疾病一旦形成,瘀便在其中了。这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 临床治疗依据
大量的各种临床资料证明,很多疾病一旦出现,瘀的病机即已形成,如内科病中的外感热病、急性传染感染性疾病、咳喘、胸痺、心悸、中风、头痛、胃痛、胁痛、呕血、眩晕、失眠、血浊、消渴、癃闭、浮肿、痺证等;外科病中的紫斑、各类痺证、瘿疾、乳癖、痤疮、黄褐斑、肢体外伤等;妇科病中的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症、癥瘕;儿科病中的乳娥、痄腮、新生儿硬肿病,其他各科如暴盲症、喉痺及各类肿瘤等,今以内科疾病列举如下:
发热 发热病人特别高热体温超过39℃以上的急性热病进入气营两燔或营血阶段的。其病机多兼瘀,西医多认为体内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故在辩证治疗的同时加入活血或去痰化瘀之品。如赤芍、丹皮、丹参、红花、大黄等,常用代表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等。
咳喘 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咳嗽,其基本病机为肺气因痰瘀而致肺气失肃降,故治咳应以化痰通瘀为主,象麻黄伍杏仁、桔梗配枳壳、陈皮配半夏、僵蚕配浙贝或加入活血品如坤草、丹参、地龙等。特别对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扩、肺纤维化以及喉痺等引起的咳嗽,均应加入活血化瘀品,方能提高疗效。
胸痺 李春岩,史载祥[3]提出了气陷血瘀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在不同阶段具有的相同的病理基础,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证型。而胸痹的病机虽有气痰及寒凝等因素引起,然其根本病机不离瘀血,临床治疗多在理气、温阳、益气、化痰、养血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川穹、丹参、沉香、降香、三七等。
心悸 现代医学多属心动过速或心率失常,其病机虽有心阳虚、心气虚、心血虚、水气凌心、心血瘀阻之别,但也总不离瘀,在治疗上往往在辩证用药的基础上加入丹参、红花、三七等,活血化瘀之品,收效更为满意。
中风病即西医的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面神经炎等。刘素芝,包祖晓等[4]指出中风气虚血瘀的病机学说可以更为有效的指导中风临床治疗,即便是急性脑出血病人,也属“离经之血”血瘀的范围,故临床同样加活血药如丹参、红花、桃仁甚至加入破血的地龙、水蛭等品,不仅未见到出血加重的现象,而加快了出血的吸收以及各种体征的改善。
头痛 头痛也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病因之多,但病机总不离瘀,正所谓“不通则痛”故治疗时多加入川穹、赤芍、丹参、蚕虫、葛根、元胡、三七等药物,其效可立竿见影。
失眠 也称不寐,因失眠多长年不愈反复发作,特别是目前的亚健康人群,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情志抑郁,气血不和,升降失职,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故瘀病也在情理之中。此类病人往往中西安神药很难奏效,而使用活血化瘀法却可效如浮鼓。如王清任的通窍逐瘀汤。
胃腕痛 是由胃腕部作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其病因多由寒凝、气滞、湿阻、食积、血瘀等引起,其病多有瘀,加用活血化瘀止痛之品,疗效甚佳,如失笑散、元胡、三七、赤芍、丹参等。
呕血 即消化道出血,不论病因如何,凡出血均应归离经之血瘀血,临床常用大黄炭、三七粉、鱼骨粉等各种粉混合,一般1-2天内能达到活血之血之目的。
胁痛 胁痛主要与肝经疾病相关,病因多因肝郁、气滞、火郁、痰瘀、血瘀所致其病机不离瘀,故治疗多以金铃子散或柴胡疏肝汤或加入丹参配郁金或桃仁、山甲、别甲等,目前已是中医同道所共识。
血浊 即现代医学的高脂血症,其病机多由身体秉承因素加之过进肥甘,少动过逸而导致痰湿及膏脂堆积,侵淫血脉,使气机运行不畅,而出现痰瘀、血瘀、脉痺等,故其治法多以健脾利湿、化痰活血为主,临床常用逍遥散、合五苓散加入活血化瘀的丹参、红花、坤草、泽兰等。
消渴 现代医学证明本病所引起的大小血管的并发症总体病都是与血瘀相关,故临床治疗消渴病时,不论病程长短,均应加入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红花、坤草、葛根、赤芍、地龙等,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癃闭 胥小鹏,李恩强等[5]自拟补肾通关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70例中认为,癃闭病因多因肾、脾阳虚兼痰阻血瘀引起,在补肾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药物。认为癃闭其病因多因肾、脾阳虚兼痰阻血瘀引起,临床上治疗本病多在补肾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药山甲、水蛭、地龙、丹参、坤草、泽兰、刘寄奴之类。
浮肿 浮肿即各种原因引起的水液代谢障碍而导致水溢于肌肤的病症,但精血同源,痰血相关,水气通引不畅必兼血瘀,故临床各类肾病引起的浮肿,活血化瘀药不可少,如红花、丹参、泽兰、坤草等。
痺症,痺有不通之义,是由风寒、湿、热之邪瘀阻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的一类病症,本病虽病因诸多,但病机都不离瘀。故痺症的治疗除针对病因辩证外,常加入虫类活血破瘀药,如地龙、全虫、土鳖、蜈蚣和藤类通络药如鸡血藤、青风藤等。
三 现代医学科研依据
我们根据近代医学科研成果发现[2]从微观的血液流变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血细胞数量,即血细胞压积、血浆粘度、血沉以及红细胞电泳时间等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对“血瘀症”患者的血液粘度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血瘀症”患者虽然大多显示出血液流变性和血液粘度异常的共同表现,但究竟其产生的原因和病理表现的特点,却又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缺血性脑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一类血瘀症患者,他们的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血小板表面电荷的减少而引起的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和凝结。这与祖国医学所说的“内结为血瘀”似有类同之处。这样,红细胞、血小板的聚集和凝结似是“内结为血瘀”的物质基础之一。对于肺心病、肺气肿、红细胞增多症、烧伤、烫伤以及淋巴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一类“血瘀症”患者,他们的血液粘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血细胞成分(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及其数量的改变所引起的。而对于高血脂症、重度妊娠中毒、巨球蛋白症、骨髓瘤等一类“血瘀症”患者,他们的血液粘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浆化学组成成分的改变所引起的血浆或血清粘度的增高。上述这两类由于血液的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的改变所引起的血液粘度增高的情况,与祖国医学所说的“污秽之血为血瘀”似有类同之处。这样,血液的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的改变,似是“污秽之血为血瘀”的物质基础之一。另外,对于出血性脑中风、鼻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一类“血瘀症”患者以及贫血、肝腹水、肝硬化、麻风病等另一类“血瘀症”患者,他们的血液粘度的异常,多表现为血液粘度的降低,其原因均是由于血细胞数量的减少,但究其病因和病理变化的特点,前一类“血瘀症”的血液粘度的降低主要与血管破裂,血液渗流于血管外有关,这与祖国医学所说的“离经之血为血瘀,,似有类同之处;而后一类“血瘀症”的血液粘度的降低,显然与血管破裂、血外渗无关,这与祖国医学所说的病入络为血瘀”或“血虚挟血瘀”似有类同之处。总之,上述这一切表明,祖国医学很早以来就把以“血行失度”或“血脉不通”为其共同表现的“血瘀”又分为“内结为血瘀”、“污秽之血为血瘀”、“离经之血为血瘀”、“久病入络为血瘀”、“正虚挟血瘀”等不同类型,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参考文献:
1.郭明冬,李秋艳,翁为良.翁为良“百病皆瘀”学术思想探讨[J].中医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1):1363.
2. 张义明,赵芸杨,秀秀等.薪火传承-张义明医论医话医案选集 [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6-39.
3.李春岩,史载祥. 心血管疾病气陷血瘀病机探讨[J].中医杂志,2014,55(20):1715.
4. 刘素芝,包祖晓,张锐利.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的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97-98.
5.胥小鹏,李恩强等.补肾通关颗粒治疗前列腺增生70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