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穴位敷贴是遵循“春夏养阳,冬病夏治”、“天人相应”的中医理论。农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旺盛,腠理开泄,气血趋于体表,易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具有激发经气,调整脏腑阴阳,从而祛散伏痰,实现扶正祛邪,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及反复感冒有良好的作用。 敷贴取穴,大椎、定喘、风门、肺腧、膏肓腧、脾腧、肾腧、膻中、天突、风府,视病情每次取5~6穴。现代医学认为,针刺艾灸或药物敷贴脊柱(胸段)两侧的穴位,能刺激人体位于胸段的交感神经,可以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兴奋交感神经,使气管粘膜的血管收缩,炎性渗出物减少,呼吸道通气功能得到改善。通过多年临床实践,穴位敷帖不单独治疗肺系疾病,适应范围比较广泛,还可以治疗: 一、呼吸系统疾病,易患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三、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慢性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四、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五、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以及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六、亚健康(治未病)调理,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 七、其他,顽固性疼痛、虚劳症等; 三伏贴的禁忌事项: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妊娠期妇女;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不宜。 穴位敷贴是中医学独特的外治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经济安全,老少皆宜,值得推广应用。 |